關鍵詞 |
沙棗種子哪里有賣,金昌沙棗種子,沙棗種子,沙棗種子供應商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沙棗苗期管理有幾個要重復做的事情,澆水,施肥,除草,殺滅蟲害,小苗根系少吸收水分的能力有限,抗旱能力普通,需要人工澆水促進生長,在生長高峰期要多次施肥除草,殺蟲,小苗茁壯健康生長。
沙棗樹也叫作桂香柳,產(chǎn)于內蒙古西部沙漠里,是沙漠的守護者。因開花香味與江南桂花相似,生命力又非常頑強,故有“飄香沙漠的桂花”的美稱。沙棗葉片低矮,生長速度快。晚夏,滿樹花朵芳香,還能為園林提供的銀白色景觀,也可作為觀賞樹及背景樹。此外,沙棗樹也是很好的造林、綠化、薪炭、防風、固沙樹種,已成為西北地區(qū)主要造林樹種之一。
沙棗樹果實(沙棗)于10月中下旬成熱。果實成熟后并不立即脫落,可用手摘取或以竿擊落,布幕收集。采種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干較通直、果實品質好的母樹。果實采回后及時攤曬,防止發(fā)霉,干后用石碾碾壓,脫除果面。100斤果實,約可出種子50斤,沙棗面50斤。種子在干燥通風處貯藏,堆層厚度不宜超過1米。新鮮飽滿的種子發(fā)芽率多在90%以上,貯存良好的種子,5~6年后,發(fā)芽率仍達60~70%。種子的重量因品種而不同,種子千粒重為250~380克,每斤有種子1300~2000粒。
播種育苗:播種育苗多在春季。春季育苗的要在頭年冬季12月進行種子處理。方法是把種子淘洗干凈,摻等量細沙混和均勻,放入事先挖好的種子處理坑(深80厘米,寬100厘米,長隨種子多少而定)內,或按40~60厘米厚堆放地面,周圍用沙壅埋成埂,灌足水(種子上面積水10~20厘米),待水滲下或結冰后,覆沙20厘米越冬。未經(jīng)冬藏的種子,播前可用50~60℃溫水浸泡2~3天,撈出后與馬糞混和放在向陽處保濕催芽,待30~40%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秋播的種子不必催芽處理。沙棗樹育苗可用大田式條播,行距25厘米,播種深度3~5厘米,每米常播種溝播種100粒左右,每畝下種40斤左右,播后覆土,6月上旬間苗,苗距7厘米,每畝保苗3~4萬株。當年生苗高50~60厘米,可出圃造林。
沙棗(拉丁文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 ),別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銀柳、銀柳胡頹子、牙格達、紅豆、則給毛道、給結格代。 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5-10米,無刺或具刺,刺長30-40毫米,棕紅色,發(fā)亮;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紅棕色,光亮。葉薄紙質,矩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鈍尖或鈍形,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圓形鱗片,成熟后部分脫落,帶綠色,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鱗片,有光澤,側脈不甚明顯;葉柄纖細,銀白色,果實橢圓形,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鱗片;果肉乳白色,粉質;果梗短,粗壯,花期5-6月,果期9月 [1]
花銀白色,直立或近直立,密被銀白色鱗片,芳香,常l-3花簇生新枝基部初5-6片葉的葉腋;花梗長2-3毫米;萼筒鐘形,長4-5毫米,在裂片下面不收縮或微收縮,在子房上驟收縮,裂片寬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長3-4毫米,鈍漸尖,內面被白色星狀柔毛;雄蕊幾無花絲,花藥淡黃色,矩圓形,長2.2毫米;花柱直立,無毛,上端甚彎曲;花盤明顯,圓錐形,包圍花柱的基部,無毛。
果實橢圓形,長9-l2毫米,直徑6-10毫米,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鱗片;果肉乳白色,粉質;果梗短,粗壯,長3-6毫米?;ㄆ?-6月,果期9月。
溫度:插穗生根的適溫度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shù)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xù)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
壓條育苗: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后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huán)剝的部位包扎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