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xiāng)香樟哪里有品種
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發(fā)達,深根性,抗倒能力強。
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香樟冠大蔭濃,樹姿雄偉,是城市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
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樟腦和樟油供醫(yī)藥及香料工業(yè)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約40%,油供工業(yè)用。根、果、枝和葉入藥,有散寒、強心鎮(zhèn)痙和殺蟲等功能。木材又為造船、櫥箱和建筑等用材。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忌選水地和堿性土。分別于冬初、播種前進行第1、2次耕耙。
并底施腐熟廄肥22.5~30.0t/hm2或碳銨750kg/hm2、磷肥750kg/hm2、菜餅2250kg/hm2,然后筑成高床,床高、寬分別為35~50cm、1.2m。
小苗造林的,中耕除草為1年1次,在秋冬季樹木休眠期進行,中耕深度以20~30cm為宜。一方面可促進土壤風化,消滅病蟲害;另一方面樹木處于休眠期,如損傷部分根系不會對樹木生長有較大影響。
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是樟目、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優(yōu)以臺灣、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較多。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冷。適生于年平均溫度16~17℃以上,低溫-7℃以上地域。香樟對土壤要求不嚴,于深厚肥沃的粘壤土、砂壤土及酸性土、中性土中發(fā)育均佳,在含鹽量0.2%以下的鹽堿土內(nèi)亦可生長。
香樟移植時應帶直徑30cm左右的護根土。起苗后保留1~3片葉,其余葉片剪除,注意不要去頂,以免形成多頭樹冠。修枝數(shù)量:移栽3~6、7~10、11~14年的,分別剪去整體枝條數(shù)的1/2、3/5、4/5;修枝方法:樹體1/3以下的側(cè)枝全部剪除,2/3以上選留方位分布均勻的3~7個側(cè)枝。另外,跨省跨地運輸?shù)模瑸榱颂岣叱苫盥?,應去掉一定?shù)量的側(cè)枝細條。在剪枝時,剪口要緊貼主干,不留短節(jié),不撕破樹皮。大苗入坑后,邊回土邊踩實,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飽滿為止,并做到坑土內(nèi)緊表松。移栽后,及時澆1次透水定根。若遇干旱,要每7d左右灌1次透水,連續(xù)3~4次。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