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有沒有古錢幣,古錢幣免費送拍,江蘇古錢幣,哪里有古錢幣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中國古錢幣在它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特色的東方錢幣文化體系,因此它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fā)現(xiàn),也被越來越多的錢幣愛好者所收藏;尤以清朝錢幣為火熱!“乾隆通寶”(兩枚)。錢幣呈圓形,中間有方孔。幣面鐫楷書“乾隆通寶”字樣,其字從上而下由右往左直讀,字體舒朗大氣。背面鑄滿文,錢文端莊秀麗,文字筆畫剛勁有力,字口深峻,穿口光潔。
清乾隆二十五年 乾隆御制祈福金錢 中國嘉德 成交價4197.5萬 2017年6月
一盒兩層十二枚。海外回流,山西藏家入藏。
盒長20.5cm,寬13.8cm,高9cm,總重4669g。錢幣直徑4.58cm,厚0.42cm,總重913g。金錢十二枚,內(nèi)穿分別鏨十二地支,錢文選取關乎江山社稷的祈福之語。按地支順序依次為:“天下太平、久安長治、政通人和、和風甘雨、國泰民安、光明正大、受天之祐、福祚綿長、壽富康寧、吉祥安康、紫氣東來、萬壽無疆”,背面為對應滿文。
每枚金錢一側(cè)側(cè)緣鑄制作時間“乾隆二十五年”及地點,另一側(cè)鏨用金成色和每枚重量。金錢重者為“光明正大”重二兩二錢五分三厘(83.7g),輕者為一兩九錢三分二厘(70.3g),其重量均被鏨刻于金錢邊側(cè),符合宮廷用金習慣。
光緒通寶寶源當拾雕母 北京保利 成交價109.25萬 2017年12月
圓穿,直徑:30.75mm,厚:1.85mm,銅質(zhì)如金,刀法,極美品。光緒雕母中,以小平者存世為多,當十雕母雖有少許存世,但皆集中為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所收藏。上博以李偉先捐贈為大宗,國博以張炯伯舊藏為基礎,如今民間所藏者,僅有寥寥數(shù)品。
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 中國嘉德 成交價196萬 2009年11月
尺寸正面72mm,背面70.5mm。此錢為咸豐錢中之為罕貴者,為目前已知存世,流傳有序,當屬初鑄試樣錢,未曾流通,故而珍罕無比,孫仲匯先生稱其為“清錢”。是錢1998年出于閩地,后由福建泉友攜至上海,進入云洲商廈錢幣市場,被滬上大藏家收入囊中。隨后在1999年春季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亮相,被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拍得,并創(chuàng)下當時中國古錢幣成交之歷史天價。
咸豐寶泉當五百雕母 中國嘉德 成交價218.5萬 2013年11月 天眷堂艾亮先生入藏
直徑:60.4mm,缶寶八貝寶,扁豐長泉,珍,上美品,馬定祥著《咸豐泉匯》第155頁原物。
此枚咸豐元寶寶泉局當五百雕母,在《咸豐泉匯》中定名為扁豐長泉。當年只雕刻了雕母,迄今未見母錢或流通錢面市。當五百、當千大錢,自咸豐三年十一月開鑄,到咸豐四年六月停鑄,鑄造期僅七個月,據(jù)此推斷,很可能此版咸豐大錢當年只停留在雕母階段,并未正式開鑄,故更為珍貴。
天盛元寶折錢 中國嘉德 成交價134.4萬 2010年11月
直徑45mm
天盛元寶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間鑄造的漢文錢,是西夏錢幣中數(shù)量多、鑄工好、錢文美的品種,是西夏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的象征。過去泉界一直流傳著西夏無當字大錢的看法,此枚存世-天盛元寶折錢推翻了西夏無大錢的舊說,具有及其珍貴的研究價值,更顯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