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正規(guī)玉石,玉石鑒定拍賣流程,天津玉石,玉石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zhì)純色白的,具備佳光澤和質(zhì)地,表現(xiàn)為:溫潤堅密、瑩透純凈、潔白無瑕、如同凝脂,故名。對于此玉和普通白玉,簡單的區(qū)別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燈下觀看。羊脂白玉對著日光燈,所呈現(xiàn)的是純白半透明狀,而且?guī)в蟹鄯鄣撵F感。而一般的白玉,對著日光燈雖也呈半透明狀,但沒有粉霧感。兩者大的區(qū)別是,白玉無論檔次等級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燈下必定帶有深淺不一的微黃色,因此在日光燈下若有一絲絲微黃色,就不能稱之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標(biāo)準(zhǔn)的名貴的羊脂玉,是容不下絲毫雜質(zhì)的珠寶。
玉石界以各種顏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從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質(zhì)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為白玉好料。同種質(zhì)量的子玉,如帶有秋梨等皮色,價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態(tài)各種各樣,有的成云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亞鐵在氧化條件下轉(zhuǎn)變成三氧化鐵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經(jīng)驗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guī)さ淖佑?;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機會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礦體的裂縫附近也能偶爾發(fā)現(xiàn)帶皮的山料,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玉石的品質(zhì)一般是從質(zhì)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顏色五個方面來判斷的。玉石的質(zhì)地是指玉石的細密溫澤程度。玉與石的區(qū)別之一就是玉入手細膩,溫潤堅結(jié),半透明狀,光澤如脂肪;而石則粗糙干澀,缺乏光澤,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難度越大,玉石的品質(zhì)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標(biāo)雖可通過儀器檢測其內(nèi)部晶體結(jié)構(gòu)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劃硬度法。中國常見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間,銅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說,玉石不一定能在玻璃上劃刻出痕跡。
在實踐中,玉匠通常通過觀察碴口來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錘擊斷,觀察斷口,與韌性強的相對而言為玻璃性。韌性強的玉石,不易打出斷口,即使有斷口,斷口也參差不齊;而玻璃性的玉石斷口處,通過斷面光亮,叫“亮碴”,類似貝殼形狀。介于韌性與玻璃性之間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為粒狀、平行束狀、針狀等等。通過這種觀察,還可以觀察到玉石有無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紋,在敲打時,玉石會沿解理或裂紋的方向斷開。
一般來說,寶玉石的光澤在光亮度上可簡單分類為“燦光”、“灼光”、“閃光”和“弱光”幾種。燦光是強的光亮度,人把眼睛瞇起來,例如磨好的鉆石全反射面就具有這樣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輝,硬度高的寶石拋光之后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閃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為強閃光與弱閃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強閃光,硬度低的玉石為弱閃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拋光之后,則具有弱光的光亮強度。
古玉鑒定分為時代、功能、玉材、形飾、銘刻以及名稱、價值、價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時代(年代)鑒定。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時代(年代)鑒定可分為宏觀的時代(年代)鑒定和微觀的時代(年代)鑒定兩大類。宏觀時代鑒定的年代量比可以“紀(jì)”乃至“十紀(jì)”為其低量標(biāo),而微觀時代鑒定只能以十年或幾十年為小量標(biāo),準(zhǔn)確的微觀量比可落實到年月甚至日時的微小量標(biāo)。以“紀(jì)”或“十紀(jì)”為量比的宏觀年代鑒定的標(biāo)準(zhǔn),可分為神玉—王玉—民玉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則是古玉宏觀時代鑒定的大、長的切斷層面,這是我們鑒定時把握的基本時代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