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通寶小平錢
大觀通寶”和“宣和通寶”,字體端莊秀麗,運筆挺拔俊秀,素有“鐵劃銀勾”之稱。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小,任憑頑鐵買汪山!”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兆谠缒昀^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shù),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shù)高超,為歷朝之冠。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鐵畫銀鉤”瘦金體。
“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小,任憑頑鐵買汪山!”詩中提及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兆谠缒昀^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shù),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shù)高超,為歷朝之冠?;兆谮w佶原來是一位不問政治、酷愛書畫藝術(shù)的子弟。一個突如其來的機會,他被推上皇帝寶座。他在位期間怠于朝政,聽信佞臣之言,昏庸無能,但在書畫藝術(shù)上卻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藝術(shù)家。他的瘦金體猶如鐵劃銀鉤、纖秀俊逸,瘦勁嫵媚,給人一種亭亭玉立之感。他還將瘦金字文應用于錢幣上,再襯以的鑄錢工藝。這些技藝在大觀通寶上,可謂發(fā)揮得。該錢被人們冠以“御書大觀”的美稱。嘉德2011年秋拍中也曾拍賣了這樣一枚錢幣,說明詞中寫到:“小平鐵錢為河東路(今山西一帶)鑄行,行書或仿瘦金體,現(xiàn)出土量甚少,可能為大觀四年(1110年)河東路罷鑄夾錫鐵錢的短暫期間鑄。 行書大觀即為小平鐵母,極為。”
大觀通寶折三鐵母 成交價:RMB2,133,600 成交日期:2010-11-10
大觀通寶花錢一組四枚 成交價:RMB2,360,000 成交日期:2011-09-18
大觀通寶折十背刻花 成交價:RMB2,278,400 成交日期:2013-11-14
大觀通寶試鑄幣 成交價:RMB3,172,500 成交日期:2014-12-30
大觀通寶行書小平鐵 成交價:RMB6,050,600 成交日期:2016-08-21
大觀通寶折三鐵母 成交價:RMB8,311,500 成交日期:2017-05-15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