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級白油,是由加氫裂化生產的基礎油為原料,經深度脫蠟、化學精制等工藝處理后得到的,可用于化學、紡織、化纖、石油化工、電力、農業(yè)等,也可用于PE、PS、PU等生產。
白油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沒有氣味。白油為液體類烴類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c16~c31的正異構烷烴的混合物,是自石油分餾的高沸餾分(即潤滑油餾分)中經脫蠟、碳化、中和、活性白土精制等處理后而成。白油為化妝品中應用較廣的一種油溶性原料,可配制浴油、各類護膚膏霜、蜜、護發(fā)制品、唇膏等幾乎所有化妝品。多用于協(xié)助脫模;增加產品亮度,橡膠上用的多,還可在沖壓模具中作為潤滑油。
熒光法是根據礦物油具有熒光反應的特征來判定礦物油是否存在的。將含有礦物油的濾紙,在熒光燈下照射會呈現天青色的熒光,而沒有礦物油的濾紙在熒光燈下則不會顯色,這種檢測方法操作簡單快捷,是鑒別食品中是否含有礦物油較靈敏的檢測方法之一,但該方法只適用于純油脂。當檢測結果出現偏差時,可以采用肥皂法來進一步檢測確定。利用熒光方法定性檢測油脂中礦物油時,樣品與光學元件不會發(fā)生直接接觸,不存在污染儀器的問題。由于具有較高的低檢測限,因而不能確定其具體的檢測限。除此之外,液態(tài)石蠟也無熒光特征,所以熒光法僅作為輔助檢測方法。
由于皂化法的試驗結果誤差較大且容易產生假陽性,誤導試驗結果,因而采用二次皂化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二次皂化法是在皂化法的基礎上進行的,該方法將皂化法中的可疑物再經石油醚多次濃縮提取以進一步提高礦物油的含量,此后按照皂化法的方法進行操作,根據皂化反應后溶液是否渾濁來判斷是否存在礦物油。這種方法與皂化法相比,度和準確度都會進一步提高,更能避免假陽性的產生。
氣相色譜法是利用被測物質的揮發(fā)性或者沸點的不同使混合物分離的方法,氣相色譜法的譜圖是按照礦物油的分子量或按照碳原子數由低到高的順序出峰,利用內標物或外標物對被測的物質進行定量測定,利用氣相色譜的譜圖與標準樣品比對的形式進行定性分析。這種方法具有樣品損耗少、操作簡單和反應速度快等眾多優(yōu)點,適用于大型企業(yè)和科研研究所進行研究。 [3]
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是一種結合了氣相色譜和質譜法的優(yōu)點,能夠便捷準確定量測定糧油中是否含有烴類化合物(礦物油)成分的一種方法,該方法也是檢測食品中是否含有礦物油準確的方法之一。用該方法對樣品進行檢測后再對樣品進行簡單的處理,便可以定性地分析礦物油的含量。相比于其他方法而言,這種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樣品損耗量小、結果準確和回收率高等優(yōu)點,但缺點是成本高、耗時長和條件苛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