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孩子不想配合我們的工作,不聽我們的話,是因為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不要強迫孩子按我們的想法來做,而是應該試著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讓他自己去選擇。
有時孩子會把我們的話當成耳旁風,這時不妨用行動說話,給孩子一個教訓。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父母看來,與孩子聊天是“閑事”,教孩子學習知識才是正事。其實我們經常忽略的、習以為常的“聊天”,正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手段。會聊天的父母往往能寓教于樂,在愉快的聊天中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教導。
青少年不上學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還可能對家庭關系造成不利影響。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青少年叛逆行為,呈現(xiàn)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家庭關系變化為復雜的階段。當青少年選擇不上學時,這一選擇往往不僅僅影響他們個人,還會對家庭關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為什么難管教?要知道原因,家長還需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么。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變化引發(fā)心理變化,他們遇事開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而父母在動搖后,一時難以適應,又不愿降低身價、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對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 面對這些處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長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細心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