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李喜好生長在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里,是一種耐水濕的植物。紫葉李種植的土壤需要肥沃、深厚、排水良好,而且土壤所富含的物質(zhì)是黏質(zhì)中性、酸性的,比如沙礫土就是種植紫葉李的好土壤。
紫葉李移栽:
1、修剪:在冬季植株進(jìn)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
2、轉(zhuǎn)盆:只要養(yǎng)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dāng)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約兩到三年時間),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xù)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yǎng)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如何區(qū)分紫葉李:
紫葉李是薔薇科落葉小喬木,紫葉李嫩葉鮮紅色,葉是紫紅色的,這也是紫葉李與眾花顯著的區(qū)分,葉長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8cm,葉緣有不整齊的細(xì)鈍齒,葉面紅色或紫色,背面色彩更紅;紫葉李的花為單瓣,花徑較小,無香味,花葉同放,它并早春開放,紫葉李的花瓣較圓,且花瓣沒有“花缺”。紫葉李,花瓣白色, 長圓形或匙形,邊緣波狀,基部楔形。
紫葉李葉常年紫紅色,觀葉樹種,孤植群植皆宜,能襯托背景。尤其是紫色發(fā)亮的葉子,在綠葉叢中,像一株株敗的花朵,在青山綠水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宜于建筑物前及園路旁或草坪角隅處栽植。
栽培技術(shù):繁殖、扦插繁殖:
3、扦插時間: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4、扦插方法:扦插前,先將剛剪下的或貯藏在濕沙中的枝條,剪去細(xì)弱枝和失水干縮部分,然后自下而上,將長枝條剪成長10~12厘米,有3~5個芽的插穗。插穗下端近芽處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層與土壤的接觸面,有利于生根。插穗上端距芽眼0.8~1厘米處剪齊成平面。插穗剪好后,應(yīng)立即將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20個小時,使插條充分吸足水。用50×10-6ABT6號生根粉按比例配成生根劑,蘸浸插穗以利生根。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株行距5×5厘米,上端的芽露出地面0.5~1厘米。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使插穗與土壤密接。待地面稍干后用雙層地膜覆蓋保墑,同時在畦面上搭1米高與畦面同寬的塑料小拱棚以利保溫、御寒;
栽培技術(shù):繁殖、扦插繁殖:
6、移植苗管理:4月下旬,選陰雨天或晴天的下午4點后進(jìn)行移植。起苗前,苗床灌足水,以利起苗減少傷根,根系又能多帶泥土。現(xiàn)起苗現(xiàn)栽植,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時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移植前每畝地施4至5噸腐熟農(nóng)家肥和含量各15%的三元復(fù)合肥0.05噸,深耕細(xì)耙后移植。栽后澆足水,育苗地保持不干不過濕,并加強病蟲草害防治。6月初,陰雨天前或土壤干旱灌溉前,每畝地撒施尿素0.025噸,以促進(jìn)苗木生長。當(dāng)年移植苗平均高度可達(dá)1.5米左右,地徑1.5厘米。